树脂通常包括人工组成的一类,是否对人体有害应分具体情况而论。通常情况下,处于常温的树脂对人体不会形成损害,但处于高温、强酸、强碱等环境下的树脂可能会消融蒸发释放毒性。
树脂是指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分泌物中提取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有机物,如植物的琥珀、松香以及动物的虫胶和化石树脂等。而人工组成的树脂,是指处于人为的环境下组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树脂高度相似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树脂,一般分子量比较大,难以吸收,毒性比较低。
可是部分情况下树脂毒性相对较大,比方组成树脂处于高温、强酸、强碱等特别条件下,易蒸发发生气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发生相应的损害。依据不同树脂组成的质料,蒸发发生的有毒气体导致的类型也各不相同。若组成质料包括重金属,其蒸发气体可能自皮肤、呼吸道渗透至血液、神经系统,长时间触摸该物质的人群,如从事树脂出产相关人员,若防护不当,可能对心脏、肝脏等器官形成损害,如心衰、肝肾衰竭等。若组成质料包括氯成分,通常会导致人体氯中毒,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如厌恶吐逆等。若组成原来包括氰、硫等成分,则有可能会提高机体患癌的几率。
综上所述,日常日子中的树脂根本不会对人体形成损害,只有环境导致树脂蒸发,发生有毒气体进而对人体发生损害。因而,关于从事树脂出产相关人员,需做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防止树脂消融形成损害。
文章源自:阻燃树脂厂家 http://www.jmdeshan.com
12-30
【专题综述】海洋工程用复合材料性能要求与测试标准解读
引言海洋工程是全球能源开发和科技进步的重要领域,覆盖深海采矿、海上风电、浮式平台等多种应用场景。因其环境复杂多变,复合材料需满足高强度、耐腐蚀、轻量化等多重性能要求,同时还需经受长期的盐雾、高湿、紫外线及温差考验。本文从性能要求和测试标准两方面入手,详细解读海洋工程用复合材料的设计及验证逻辑,为行业
12-30
【国内资讯】“以竹代塑”:一条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新赛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让人们对“以竹代塑”有了更多期待。至此,“以竹代塑”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国竹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
12-25
防弹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综述
1 引言早在19世纪末,受丝绸手绢成功拦截子弹事件的启发,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法罗,就已经开始尝试用丝绸类纤维制作软质防弹衣,之后学者在他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制作出了能抵御当时年代大部分的低速子弹的商用软质防弹衣;一战时诞生的坦克主装甲仅由钢板组成,而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成为了现代坦克装甲里至关重要
12-25
智能的本质不仅仅是物理和数理
智能的本质不仅仅是物理和数理的表现,它涉及到多个维度,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互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传统上,智能往往与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计算能力等数理和逻辑的层面相联系,如数学和物理中的推理过程,或是机器学习中的算法优化,都是智能的一部分。然而,智能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硬性领域,它还包括许多其它领域